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举办2023届优秀毕业设计作品展
在这个浓情四溢的初夏,毕业季如期而至。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2023届毕业论文(设计)静态作品展,于2023年5月31日在vwin德赢盛大开幕。2023届毕业生是不平凡的一届毕业生,同学们克服疫情影响,和老师们一起创新了线上和线下相融合的教学模式,用青春和知识从容地讲述中国服装故事,坚持艺术与科学融合,以技术为用,以艺术为法,以人文关怀为体,成就了本届毕业作品展感官和思想双重维度的盛宴。
闽江学院服装设计与工程,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依托福建纺织服装产业优势,全面贯彻“立足福州、面向市场、注重质量、突出应用”的办学宗旨,与安踏、利郎、柒牌等业内龙头企业深度协同产教育人,培养掌握服装设计、智能化生产管理、检验与检测、品牌运营及数字化等多方面知识与能力,能分析并解决服装行业的复杂工程技术问题,具有创新能力、先进视野和可持续发展潜力的高素质应用型服装专业人才。2023届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毕业展,展现了2019级服工学子四年过往的努力、思考与总结,展望对人生未来的期许、希冀与愿景。
以下为部分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展示
No.01
基于三维虚拟试衣技术的女裤样板CAD柔性模板实验研究
作者:梁爽 指导老师:金娟风
女性裤装作为当今时代重要的服装品类之一,市场需求量巨大,同时,消费者对款式种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满足消费者对女性裤装舒适性的需求,本研究以服装CAD技术为基础,建立裤装纸样模型,在参数设计定义基础上,设计模型组合运行实验,进行柔性模型建立。通过虚拟缝制和抽样制衣以及真人试穿实验,验证了CAD柔性模板组合操作的适用性和效率,以三维虚拟试衣技术为基础,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研究女性裤装样品的弹性,建立适合女性裤装的CAD柔性模板,并利用三维虚拟试衣技术进行动态试衣实验研究,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No.02
畲族服饰纹样在文创产品中的设计方法研究
作者:黄燕治 指导老师:陈栩/张福泉
为了进一步弘扬和传播畲族服饰文化,并使其在文创产品中得以创新应用,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设计方法研究,首先,要了解畲族服饰文化的内涵,分析其中蕴含的文化特色和民族信仰,为后来者传承、开发以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其次,对畲族服饰纹样进行分类并总结其视觉特征,对纹样进行提取为后期的设计转化提供素材,并对文创设计方法进行研究,通过模型构建总结出系统的文创设计方法,最后,对所构建的模型进行实践验证,按照设定的流程对畲族服饰纹样进行创新设计和实践应用。
No.03
厦门珠绣技法及艺术特征的研究
作者:汪婉玲 指导老师:刘运娟/杨子
本论文以厦门珠绣技法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调研考察等研究方法对厦门珠绣的历史与发展概况、工艺技法、材料选用、制作流程、艺术特征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文章总结出厦门珠绣发展的三个历史时期:其次归纳出常用的珠绣材料及工艺流程,对厦门珠绣13种基本技法和3种特色技法进行详细的文字讲解并绘制步骤图示;总结出厦门珠绣五大类纹样题材、配色特点及与其他地区珠绣的区别;最后,浅析当前厦门珠绣现状及其传承发展,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文章旨在丰富厦门珠绣工艺的研究内容,积极传承非遗技艺,达到传承发扬厦门珠绣的目的。
No.04
磁疗功能眼置的设计与制备
作者:康 容 指导老师:宋晓蕾
磁疗是通过磁场作用于穴道的医疗保健手段,是一种历史悠久而又颇具现代研究价值的治疗保健方法。研究基于磁场保健功效,结合经穴作用设计出适宜眼部磁疗功能眼罩。首先通过溶剂热法制备Fe3O4及掺杂Nd、Ni磁性纳米粒子,以XRD、SEM、DLS、VSM测试与表征,分析结构形态、分散程度、粒径大小及磁性能;其次,配制Nd-Fe3O4粒子可驱体溶液提高粒子活性,并与碱洗后棉织物结合获得磁疗织物,分析磁疗织物负载率、磁性能、透湿、透气性能;最后将磁疗织物应用于眼罩设计,获得磁疗功能眼罩,结合人体面部尺寸标准及眼周穴位分布,分为成人男款、女款及儿童款,同时设计可插式开口结构,可将冷敷凝胶或发热石墨片等具有冷疗或热敷功能材料置于眼罩内层,拓展磁疗眼罩功能冷疗或热敷功效,面料选用遮光面料及彩棉双面针织面料,并测试面料遮光、透气及柔软性能,应用于眼罩设计中,继而制作出磁疗功能眼罩。
No.05
磁疗护膝功能产品的设计与研发
作者:付家怡 指导老师:宋晓蕾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电子科技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随处可见。近年来,由于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对功能性服装的需求越来越大,磁疗护膝的研究开发应运而生。本文首先通过溶剂热法制备不同摩尔比Co掺杂Fe3O4纳米粒子,运用 SEM, XRD及 VSM等分析磁性纳米粒子形貌、结构与磁性能,经分析优选出最优软磁性能磁性纳米粒子;其次,采用滴涂技术将制得CoxFe3-xO4纳米粒子滴涂至棉织物表面,通过改变磁性纳米粒子含量和滴涂复合物厚度分析织物磁化性能,以磁导率分析磁性能最优滴涂方案;最后,依据人体膝关节穴位分布,主要作用于内、外膝眼和鹤顶穴,将制得磁疗复合物与护膝相结合,制得具有良好磁疗性能护膝产品,同时结合透气性、透湿性测试分析服用性能,得出磁疗护膝具有良好穿戴性的结论。
No.06
基于柔性电极的心电监护服的研制
作者:于杰 指导老师:王强
本课题研究了一种基于柔性电极传感器的心电监护服装,具有便携、舒适、可拆卸、实用性强等特点。利用磁控溅射镀膜技术在涤纶面料上镀铜作为基底层,科琴黑与硅橡胶以一定比例混合作为导电层,形成贴合人体的柔性电极。通过电极可以拾取电生理信号,并将它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出去。通过改变柔性电极的材料配比等参数,以及改变磁控溅射时长等参数,系统地分析了心电监护服中柔性电极传感器的电学性能,并利用三维人体扫描技术收集人体数据,对数据进行科学地分析与处理,从而制作出一款具有心电监护功能的智能服装。
No.07
以用户为中心的女性户外多功能智能服装研究与开发
作者:秦张议 指导老师:吕佳/隋越
当前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科技赋能户外服装产品奠定了技术基础,户外服装产品功能单一化问题得以缓解。智能服装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年轻女性也是户外智能服装主消费力,但大部分设计研究者将目光放在儿童、老人的智能服装设计上,而忽略了女性用户在这方面的需求,因此年轻女性的智能服装设计需要得到关注。本文基于以用户为中心设计(user-centered design)研究方法,运用Kano模型分析女性用户对款式、色彩、功能等模块设计需求,研制出以女性用户为中心设计的更具便捷性、安全舒适的户外多功能智能服装。为针对用户群体设计的户外多功能智能服装研究上提供了参考。
No.08
作品名称: 再生
作者:唐珊珊 指导老师:刘运娟/胡明月
作品以“流浪汉”为设计灵感来源,“流浪风”它就像穿梭在80/90年代的复古感与未来科技感之间,营造出一种自由随性而又带有破旧的烂漫感。以流浪汉的衣裳褴褛,以及他们的造型独特与衣着另类为设计来源。本系列遵循以“零浪费”为理念,运用传统非物质文化技艺植物染与拼布作为服装的设计手法,拼布技艺从简单的拼缝行为提升为一种服装设计的装饰手法,是机器无法达到的效果,提升了服装本身的附加值。而茶染、咖啡染是植物染色工艺中的一种,其取材便利、操作简单、健康环保,“一茶一咖”在一起发生自然碰撞,两者的东西方文化相互吸引下留下痕迹,也赋予了面料再生的生命,在追求时尚的同时,更讲究环保健康,将“植物染”工艺应用于现代服装设计之中符合现代人的追求理念。
No.09
作品名称:自由生长-功能性服装专题设计
作者: 李海燕 指导老师:吕佳
在2020年伊始至今是疫情封控的三年。被封控之下的我们无法眺望远方去看山峦叠翠。在山岭田野迎风生长的树木,它们是自由的。涟漪阵阵、波光粼粼的溪流,它们是自由的。本系列在此背景下进行思考,系列灵感来源于被封控时期对自然的渴望,借服装为灵感来源的载体。将自然巧妙融入其中,又借功能性面料之手来实现设计。探索户外,不同类别户外运动有着不同的着装要求,功能性服装可以给穿着者带来更好的户外体验。春日是属于山间的,听着细微的白噪声,感受生命力在欢快地生长着。穿着者在此与自然一同呼吸,浓密的树荫下植物和我们都有足够的空间放置一切去尽情享受,从中获得灵感进行了一系列的设计。
No.10
作品名称:梦渡梨园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服装设计
作者: 李嘉慧 指导老师:梁素贞
该系列服装的风格以古典的中国戏曲风格为主。融合当代艺术汉服和旗袍文化打造出富有创新性和氛围的成衣系列,舒适材质+修身的版型+简约的设计,整体主要强调古典美和舒适性。重点以水袖和旗袍上衣原型为主要的设计元素,服装的廓形参考汉服的形制,在服装图案上只做点缀设计每件衣服上都有绣花作为装饰,充当调节功能外又能提亮整件衣服,做到既能点睛之笔又不抢衣服风头,同时每套衣服都有珍珠流苏和盘扣服装整体在面上通过拼接、绣花、拼色等手法平衡视觉效果。
No.11
作品名称:行走在浪漫神秘中——运动时尚服饰专题设计
作者: 许嘉慧 指导老师:吕佳/隋越
作品结合运动国潮风格,领型多数为可翻折立领加上拉链穿脱方便,时尚的宽松廓形使穿着舒适也不觉得膨胀,采用大片的数码印花丰富人的视觉观感,整体呈现灵动的运动感,并没有三星堆本身给人的厚重感。三星堆的魅力让人着迷,中国古代工匠的想象力和锻造技术更是让人佩服的五体投地。三星堆器物是幻想照进现实的真实存在,是一个浪漫而又神秘的艺术自由风格,它不单单是一个宗教的活动遗迹,更是代表当时的宗教艺术审美。它的每一个器物、每一个神态都映射着神话的世界,他们并不是一个毫无温度的金属世界,而是一个有人类活动、有温度的真实世界。
No.12
作品名称:云霞映日—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服装设计
作者: 叶依婷 指导老师:陈东生/刘亚平
该系列服装,灵感来源于中国传统服饰--云肩,主要是提取中国云肩特有的造型元素,将现代热门流行的族绒与传统的云肩造型结合,把云肩造型以现代化的方式,表现在服饰品和服装上。云肩,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十分独特的文化意义和审美内涵。云肩轮廓虽然简单,但结构变化多样,具有巧妙的技法和丰富的层次。云肩的形制充分体现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同时也完美的展现了视觉艺术美感。而云肩的孕育发展同时也反应出中国传统服饰的发展及思想文化在服饰上的表现。即使云肩经过岁月无情的洗礼,但它依然呈现出丰富的中华文化内涵和多元的中华民族特色。同时云肩也象征着天地自然、人本内在的人文精神和人们对吉祥美满生活的衷心祝愿。
No.13
作品名称:金缕裳绣—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服装设计
作者: 朱怡彬 指导老师:庄慧敏
中国手工刺绣工艺,自虞舜之时起,兴于唐宋,蓬勃于明清。《金缕裳绣》系列服装设计将泉州非遗金苍绣的传统图案作为设计主题及灵感,将其图案提取与古代门扣结合再设计。在服装设计的图案设计上选用了民国浮龙绣桌裙作为主要元素。“凡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自古以来泉州人会将不同的祈福、祝福寄托于绣品图案之中,象征着吉祥、纳瑞、平安。服装色彩上,运用胭脂红,黑色还有米色的经典搭配、对比鲜明。纹样工艺上采用金苍绣平绣和凸绣相结合的方式绣制,刻画细节层次。
No.14
作品名称:红焰戎装一功能性服装专题设计
作者: 梁兴华 指导老师:梁素贞
灵感来源于中国消防队员,将时尚机能风与传统消防队服结合,打造成全新的消防队服创意设计,美观化的同时不忘功能性。面辅料选择:
1.面料为阻燃耐磨布料,色彩为橙红色与藏蓝色。
2.里料为舒适层,全棉里布,亲肤透气。
3.中间层为防水隔热层,涂层复合棉,具有保暖、防水、隔热的作用。
4.反光条:胸部、腰部、手腕及裤脚处,均360°可见,在昏暗光线下,更易被发现。
5.腰带:高强度聚酯纤维编制,耐磨耐腐蚀。
6.拉链:采用不小于8号的拉链。经过防腐处理,防爆耐拉。
No.15
作品名称:莫和里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服装设计
作者: 马珍雁 指导老师:梁素贞
彝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女孩们身穿彝族传统服饰,色彩为红色,服装边缘用黑底红丝的羊角纹做装饰,男子身穿黑色马甲和黑色绣着雄鹰的图案,大家围着火把,手拉着手,欢快地起舞,火光映衬着火红的服装,红色的服装也让火光在衣服上舞蹈,欢声笑语岁火焰起舞,笑容洋溢,在火光下熠熠发光。那么的热烈,那么活泼。彝族的村落里,是人们穿着黑色或藏青色的平常服饰,色彩的从容安静,好像一副水墨画,宁静祥和,裙底的百褶再行走下摇曳生姿,仿佛花开。彝族是个崇羊的民族,羊在彝族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彝族人民心目中,羊是美好、善良、吉祥、财富、公正的象征,民间的许多风俗习惯都渗透着羊文化。以彝族服装形制为主,构建了彝族展现给人们印象,本系列的主要目的是传承民族的传统文化,贡献绵薄之力。
No.16
作品名称:由织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服装设计
作者: 陈若琪 指导老师:王强
作品主题灵感来源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油纸伞,一把油纸伞的背后是濒临失传的传统手工艺和富有中国文化元素的典雅造型。将油纸伞的造型特点、文化内涵及艺术价值转化成服装语言,结合当代时尚审美理念,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表达,对这项古老的民间手工艺的弘扬以及传统文化的延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结构上,汲取油纸伞圆润饱满、开合自如、井然有序的造型特点,多为宽松廓形,运用丰富的镂空、抽绳、流苏以及各种褶皱的工艺技法;色彩上,以米黄色为主,驼色和棕色为辅,清新古朴;面料上,选用素色的棉麻肌理面料,以及手工植物染面料,斑驳深邃的纹理使得面料富有深浅不一的层次变化,体现传统工艺品的朴拙手工感;细节上,搭配天然竹扣,每一颗都有着自然细腻的纹理,精巧耐看。风格上,将中国风与现代化二者艺术交融,既展现传统中式的淡雅高古、细腻含蓄,又不失流行时尚的活泼俏丽、个性灵动。
作品名称:华服新韵一职业装专题设计
作者: 钟创意 指导老师:时雅菁
本系列将中式结构,盘扣元素与西装面料,立体裁剪相结合,探索服装与人体空间的关系,打造沉着大气,含蓄内敛不一样的职场新中式风格。在本次新中式设计中,盘扣作为重点广泛应用到衣领、门襟、开叉等地方,并结合衣身的设计进行巧妙搭配,使服装更具时尚感、更加常态化。该系列风格凸显了东方文化内敛而深沉的气质,在保持专业形象和舒适性之余,亦展示了优雅自信的精神面貌,展现出传统服饰与流行结合的独特魅力,让更多的人愿意选择新中式。
No.18
作品名称:“运”育而生一运动时尚服装专题设计
作者: 王思凡 指导老师:时雅菁
本款系列服装灵感就来源于户外运动登山中所使用的登山绳,通过以反光条代替登山绳在服装上加以修饰。服装面料使用聚脂纤维仿棉面料,此种面料具有类似全棉面料手感,细腻、顺滑,挺括不皱,穿着适意;面料大面积的白色,简约而大气的面料,搭配小范围的灰色服装部件,在部分服装上采用了大廓型和不规则设计,同时在反光条上的排列组合也具有一定的不规律性,使得服装整体独具风格,与众不同。
No.19
作品名称:破风一运动时尚服装专题设计
作者: 李明智 指导老师:庄凌锋/庄慧敏
设计灵感来源于《破风》这部电影,不断追逐梦想不放弃的体育精神非常鼓舞人心,使人热血沸腾。表达为梦想而奋勇拼搏的设计理念,也表达人生中会遇到许多艰难险阻,但是应坚持梦想的初心,奋勇拼搏,最终走向成功的人生信念!本系列服装为机车骑行服,机车骑行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和个性的表达方式,骑行者希望在骑行中展现独特的风格,机车服设计可以注重时尚元素的融入,以满足骑行者对个性化和时尚性的需求。本系列服装的廓形多为H型,版型挺阔、宽松,色彩运用黑色和红色为主色调,黄色和白色以及灰色为辅助色调,服装面料主要是PU抗皱镜面皮革面料。主要工艺有拼接以及拼贴,除此之外采用的细节设计是涂鸦的使用,通过以上设计来表达设计者“破风”的精神。
No.20
作品名称:交互一职业装专题设计
作者: 柯敏静 指导老师:林珣
主题来源于对即将踏入职场的毕业生来说,在面临职场办公或是需要职业装的正式的场合,该如何选择着装搭配,完成从校园进入职场的蜕变。着装基本上可以看出人的审美水平,职业装不全是制服,不是千篇一律的,职业装可以千变万化,显示出自己不同于别人的地方。整个系列服装设计中,将职场中无形的束缚用服装中的交叉绑带设计来表达,既给人一种束缚感,同时也修饰了腰部,让直板单调的职业装更具女性的柔和美,也采用了褶皱的方式,让堆砌的体积感和简洁的线条的碰撞产生别样的廓形。
No.21
作品名称:黑白—运动时尚服装专题设计
作者: 张怡明 指导老师:林珣
主题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太极,提取太极图案的黑白两色作为服装主色,黑白两色相互交汇,生生不息,表达万物化生的无限生命力。设计灵感来源于太极,“太”是大、一,“极”是尽头,是极点,“太极”即为天地未开、混沌未分阴阳之前的状态,是虚无,是和谐平衡,也是生生之源。黑白相互交错,是和谐平衡,也是代表着蓬勃的生命力。黑与白交汇,像是黑夜与白天,就好像走过无尽的黑暗,迎来光明。表达的设计理念保持自我,充满希望,对美好事物无限向往与追求。作品是为短途徒步运动而设计。
No.22
作品名称:漏窗—职业装专题设计
作者: 李清飏 指导老师:吴慧雯
本系列以传统苏州园林的漏窗为设计灵感,结合现代服装廓形与中国传统服装元素,采用镂空的面料处理手法,将苏州园林中的漏窗元素运用到服装之上,意欲设计出能够平衡职业与休闲、传统与现代之间关系的新中式风格服饰,使人们在职场中不仅仅能够追求实穿性,更能够追求美学性。该系列服装彰显出新时代中式美学,将美学与人们的需要相结合,将设计与人们的心理相结合,立足于当代时尚,传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不拘泥于性别、身材,旨在为职业装创造美学新概念,为当代人传达“文化自信”的精神文化内核。
No.23
作品名称:流淌—职业装专题设计
作者: 王敏 指导老师:吴慧雯
本系列灵感来源于阳光下的波光粼粼的水面,款式上是西装版型为主;工艺上,主要运用平缝,明线车缝等工艺制作;面料上,主面料使用的是混纺的斜纹西装面料,该面料厚实,垂感好又有挺阔度。辅面料使用的是涤纶欧根纱,该面料透气性好,有一定的挺阔性;色彩上,本系列以白色为主色,黄色为辅色调,营造出一种静谧又波光粼粼的和谐画面感。将人与自然景象相结合,表达女性如水,可以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流淌,是自由自在的,不受拘束的。
2023年,以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发生了划时代进步,服装与艺术工程专业被赋予了更加强劲的生产力,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通过举办本次展览,服工专业全体师生不断总结经验,结合新形式下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努力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最后,2023届毕业生们在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上所做的宝贵探索,坚守艺术与技艺的初心和理想激励着所有的学弟学妹以梦为马,莫负韶华,在未来的某个夏天里,遇见那个熠熠生辉期望中的自己!
(vwin德赢 通讯员 华绪庚)